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六章 孟太白好奇探私情淮北王挥兵收青州〔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做为与吃饱饭差不多一样重要的穿衣问题,卢八娘是非常重视的,各处都新建了不少大桑园,现在到了蚕成熟的时候,她准备将以往由各家各户分别进行的煮蚕抽丝纺织等工艺全部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的分工生产,改进生产方法,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表面看成立纺织厂其实与建立其它的农场工厂并无多少不同,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件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那就是纺织厂是由大量的女工组成的。

    女人在家中纺织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想要将她们集中起来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因此卢八娘要探索出一条道路再慢慢推广。

    纺织厂收什么样的女人?是不是要用男性的管理者?孕妇应该怎么照顾?虽然前世有很多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卢八娘还是要仔细地斟酌。因为将来会有更多的纺织厂成立,甚至这也不只是纺织厂的问题,还会有更多适合女性劳动力的工农业的发展方向。

    自从到了这个社会,卢八娘一直在为自己谋得荣华富贵、平安康泰而努力,现在这一目标越来越具体,她已经有了自己的领地,只要将这里建设成一个富庶安康的家园,她想要的生活就指日可待了。

    在家园的建设中,不可能忽视占人口一半的女性,而且身为女人的卢八娘也会天然地为女人争得尽可能多的权力。但是权力的争取还是要靠实力的,女人起码能够走出家门才能谈得上实力。

    最终,卢八娘让她以前手下的一位女掌柜刘三娘子做了第一家纺织厂的负责人,淮北军的女眷中朱大姑等几个人也加了进去,这些女人们从松散地组织起来为淮北军做衣物开始,到慈善局抚幼所的管理,再到现在筹建一个工厂,她们的能力不断地提高,也让卢八娘对她们越发地依重。

    转眼间就到了秋收的时候,通常来说秋收季节根本不应该出兵,军士们应该留在属地协助秋收,因为这是一项非常需要人力的工作。

    但是这一次司马十七郎选这个时机出征还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卢八娘悬赏鼓励之下,已经有人制做出了一种用马拉的收割机,机器已经在夏天收冬小麦时应用过了,并又加以改进,现在全面开始使用,完全能够节约大量的人。

    这种方法收割的效果虽然不是非常完美,比起人工收割要多损失一部分农作物,加上播种第二季作物时已经完全采取大规模的马拉犁耕作的方式,精细度也较差,两项叠加,大型农场农作物的亩产量要比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差上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不过,如果按投入的人员来计算,那么每个人生产的粮食则是小农经济的十倍。这种类似机械化生产的方式特别适合地广人稀的现状,将淮北军的精锐完全从屯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去练兵打仗。

    当然由于半机械化的程度总体并不高,在秋收季节,淮北军所有属地大部分人都尽可能地停下了手中的其它工作,全部投入到秋收中了,只有冶铁和为前方大军运送军资依然保持正常的步伐。

    就是老弱妇孺们也被调动起来,田间遗留的大量稻穗不论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捡拾,只要上交农场一半就可以,卢八娘开办的慈善局和抚幼所竟然捡拾回几个月的口粮,由此可以推测出各家各户的所得更是不菲。

    面对请卢八娘加大收回田间遗穗比例的请求,卢八娘一概拒绝了,民富才能国强,淮北军经过这一年的两季丰收,又开设榷场引进商贸,早已经改变了初入淮北时一穷二白的状况,多让些实利给百姓其实能够凝聚更多的人心。

    在卢八娘的心中,她对于目前的这一点成绩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这只是起步而已,如果淮北在目前的机制下继续发展,不出几年时间经济就会有质的飞跃。

    但她也同样明白,经济腾飞一定要有和平安定的大环境,那就要依靠司马十七郎战绩了。

    大兵出发后,前线不断地传来捷报。大秦的军防重点完全在北方,他们布置在南方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而秋季羯人们已经习惯了到南边抢粮,所以在秋收前他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放松,淮北王又挑了个他们一点也没想到的时机出兵,打得他们手足无措。

    司马十七郎的重甲骑兵对阵羯的骑兵并不落下风,而他的车阵就很明显地胜出一筹,在野战中完胜羯人后,退回城中的羯人并不擅长守城,两三个月的时间,淮北军已经连下数十城,将青州之地完全收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