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秘辛(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包大哥讲故事呢?”

    “你!”白玉堂一听见太爷两个字就全身发麻,他狠狠瞪了展昭一眼,但是却再也不敢骂他一句。

    公孙策无语地瞥了两个小的一眼,对包拯催促道,“你还是快讲吧,再晚一会儿他们真打起来了。”

    包拯笑着看了公孙策一眼,才正色道,“八贤王之所以把我先带回南清宫,是因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跟我交代。这件事,甚至连皇帝都不知道。但是,八贤王为了让我查清此案,却主动告诉了我。”

    “连皇帝都不知道?”白玉堂微微一怔,眯了眯眼睛道,“听上去就很危险。”

    展昭眨了眨眼,不明就里地看向公孙策,“公孙大哥,为什么小白说这件事听上去很危险,包大哥都没说是什么事啊。”

    公孙策无奈地看了展昭一眼,去没搭理他,而是对白玉堂道,“你们两个,互相监督,接下来不准再说话了。如果再打断包拯,就罚你们两个今天去厨房给全府的人洗碗。”

    全府人的饭碗,那是多少?会堆积成山吗?白玉堂刹那间想起了刚才在厨房里看到的,公孙策做出来的那一屋子的美味。揉了揉刚才撑得鼓鼓的肚子,白玉堂跟展昭对视了一眼,同时在对方的目光中发现了恐惧。好吧,识趣地闭嘴,乖乖听故事得了!

    两只小的终于安静了,公孙策微微一笑,转回头对包拯道,“虽然他们很吵,但是说的还是有些道理。八贤王要告诉你的,该不会是什么听不得的皇家秘辛吧?”

    包拯微微苦笑,答道,“阿策,我就知道以你的聪明一定猜得出。”

    “究竟是什么事?”公孙策眉头一皱,也忍不住紧张了起来。毕竟,跟皇家联系起来的事情都可大可小,弄不好就有性命之忧。

    包拯看着公孙策略显紧张的表情,轻轻叹了口气,“那件事,发生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真宗皇帝刚过而立之年,而八贤王和襄阳王这两位王爷,却都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真宗皇帝和襄阳王赵爵都是太宗赵光义之子,而八贤王的父亲,则是大宋国朝的开国君主,太宗赵匡胤。

    因为太宗当初继位之时曾经发誓要善待太祖后人,因此很早就封了他唯一的儿子赵德芳为贤王。甚至还为特意赐予太祖一脉世袭此爵位的特权。由于赵德芳在太祖太宗的所有儿子中排行第八,因此被称为八贤王。

    封王之后不久,太宗驾崩,真宗继位。赵德芳从小被太宗养在宫内,与真宗赵恒,襄阳王赵爵一同长大。三个人从孩童成长为少年,直到真宗继位之后,才为他们两个分封府邸,搬出了皇宫。

    按照祖制,襄阳王迟早要搬离京城,另选封地,当初京城里的襄阳王府不过是暂住。而按照太宗的遗命,八贤王必须要一直留在京师,因此真宗特意为他选择了距离皇宫很近的地址,建造了南清宫。

    从这样的选址中亦可以看出,真宗赵恒对赵德芳的看重。人和人之间的亲疏,有时候是非常难懂的。按理说,真宗与襄阳王为同父异母的亲生手足,自然比起赵德芳要更亲近一层。然而从小到大,真宗却一直更喜欢三个人中年纪最小的赵德芳。而真宗和襄阳王之间或许是因为个性南辕北辙,从小就处的不冷不热。

    在真宗即位之后的十年之间,赵爵早已离开京城,到襄阳做起了他的襄阳王。而赵德芳还一直留在南清宫里,当他的逍遥王爷。那一年的中秋,赵恒邀赵德芳进宫饮宴,皇帝心情和顺,兴致颇高,与贤王边喝边聊,不知不觉两个人都醉了。

    皇帝留贤王在宫中偏殿留宿,就在那一夜,发生了一件错事。

    错事?包拯说到这里,公孙策心中一动。这件错事显然不是发生在先帝身上,很有可能,犯错的人是八贤王。

    公孙策猜得没错,八贤王因为酒醉,稀里糊涂地就跟伺候他的一位宫女有了肌肤之亲。

    “这——”公孙策微微皱眉,“这事若发生在平时,最多算是酒后失德,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若发生在皇宫,问题就严重了。”

    包拯点了点头,“酒后无德,秽乱宫闱,若是传出去,不仅仅是八贤王要遭殃,连皇帝都有可能受到牵累。”

    公孙策轻轻点了点头,问道,“那八贤王清醒之后,会对此事作何处理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